《江蘇高教》2021年學術研討會在常熟理工學院召開
6月26日至27日,《江蘇高教》2021年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。本次研討會由江蘇教育報刊總社《江蘇高教》編輯部和常熟理工學院聯合主辦,以“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設與發展”為主題展開探討與爭鳴。研討會邀請到劉海峰、周光禮、史靜寰、董云川、閻光才、眭依凡、陸根書、胡欽曉、張應強、周川、王洪才、冒榮、王建華、龔放、胡建華共15位高等教育領域的知名專家先后作專題報告。200多名來自國內眾多高校與研究機構的學者、研究生與會,共同探討高質量教育的內涵、體系、評價與建設發展等議題。江蘇報刊總社總編、《江蘇高教》主編(兼)曹連觀編審主持開幕式,校長江作軍教授致歡迎辭。
浙江大學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劉海峰教授作“中國高教2035與世界高教2050”的報告,報告回顧了我國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的發展演變,對照世界高等教育2050遠景發展規劃,提出應籌謀2050年中國高等教育遠景規劃,并注意以下幾點:更高的高等教育質量、更公開的高等教育環境、更開放的高等教育格局、高度重視生態的高等教育。
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周光禮教授以“中國區域學術中心的轉移”為主題,研究了晚清至當前我國區域高等教育中心演變的歷史,總結得出中國區域學術中心轉移的邏輯是: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建構單位以國家為主、轉移過程中的首都效應和極化效應明顯、轉移的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影響不一。
云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董云川教授,回望近十年的社會“流行語”,痛心于“被動語態下的大學師生”“大學不大了”“理想主義的教育漸行漸遠”“大學與社會的你儂我儂”等現象,作了“大學師生情態的變化: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”的“質性”的報告。